账龄分析法如何算坏账准备计提比例-会计实操
首页财务资讯正文

账龄分析法如何算坏账准备计提比例

更新于:2023-07-22 20:24
标签:坏账准备,账龄分析,账龄分析法,计提比例
账龄分析法用于计算坏账准备计提比例,通过分类应收账款并按账龄设定不同计提比例,再相乘求和得出总坏账准备。还有其他如百分比法、经验法等方法。账龄越长,计提比例越高。

账龄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的方法。它是根据应收账款的账龄,即应收账款的存在时间,来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。具体操作步骤如下:

首先,将应收账款按照账龄进行分类。一般来说,账龄可以分为:1年以内、1-2年、2-3年、3年以上等几个阶段。

其次,对于每个阶段的应收账款,根据历史经验和当前经济环境,设定一个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。一般来说,账龄越长,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就越高。这是因为,账龄越长,应收账款的回收难度就越大,坏账的风险就越高。

然后,将每个阶段的应收账款乘以相应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,得到每个阶段的坏账准备。

最后,将所有阶段的坏账准备相加,就得到了总的坏账准备。

例如,假设一个公司的应收账款账龄分布如下:1年以内100万元,1-2年50万元,2-3年30万元,3年以上20万元。设定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分别为:1年以内1%,1-2年3%,2-3年5%,3年以上10%。那么,各阶段的坏账准备分别为:1年以内1万元,1-2年1.5万元,2-3年1.5万元,3年以上2万元。总的坏账准备就是6万元。

拓展知识:除了账龄分析法,还有其他一些计算坏账准备的方法,如百分比法、经验法等。百分比法是根据应收账款的总额设定一个固定的百分比,作为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。经验法是根据过去的经验,设定一个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。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,应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。